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墨西哥蒙特雷召开的2019年世界钢铁大会上,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正式就任世界钢铁协会第41任主席。这是河钢集团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的外在表征,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钢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亲和力。作为世界钢铁协会新一任“掌门人”,于勇将如何向世界诠释今日钢铁?如何推进世界钢铁工业的和合发展?如何展望未来的钢铁工业?
对此,11月7日,于勇接受了《mg电子》记者的专访。作为新一任主席,于勇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推进世界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行业发展创新,携手向社会提供对环境更友好、更智能的钢铁材料,让世界因持续创新的钢铁而更加美好。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已进入‘中国时代’”
记者:一般认为,近代全球钢铁业经历了从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的重心转移。每一次重心的转移,都对钢铁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创新推动力,比如英国人发明了碱性转炉炼钢工艺。您觉得中国钢铁人能为世界钢铁带来什么?
于勇:目前世界钢铁的重心在中国,世界一半的钢铁产自中国,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中国时代”。
纵观160多年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全球格局不断调整,生产和消费重心几经转移,依次从英国、美国到前苏联、日本,现在进入“中国时代”。
从1996年中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到2018年,中国累计生产粗钢量高达109.02亿吨,占同期世界总产量的37.8%。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基本占据了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总量的半壁江山。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向国内、国外提供越来越好的材料,而且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对国家经济、世界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70年的发展跨越了西方工业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史,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更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共和国的“高楼大厦”是中国钢铁人用“钢铁骨骼”来支撑的。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的发展,都与钢铁产业的强势发展紧密联系。
中国钢铁工业已成为本轮世界钢铁工业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装备、工艺和技术,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最专业的产业工人和全新的绿色制造理念,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钢铁及其相关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平台,带动了钢铁原燃料、冶金设备及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的稳健发展态势,以及人口基数、市场容量和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主导世界钢铁工业的时间跨度将超过此前的任何一个国家,必将是一个较长的阶段。从世界钢铁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引领钢铁工业发展的国家都把管理、技术、理念输出到全世界,而本轮的引领正由中国担当。
“以绿色、智能、材料创新突破引领未来”
记者:您讲到“本轮的引领正由中国担当”,这的确是历史交给中国钢铁人的接力棒。从历史的长河看,准确把握方向才会推动历史的发展进步,否则就会有一些曲折。我们已经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该如何扮演好引领者角色?
于勇: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未来,不能停留在创造经济效益层面,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高度,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去寻找突破口,把既有现实价值又有战略价值的事情作为主攻方向,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真正为国家留下钢铁印记、为世界烙下“中国印记”。
首先,要进一步拓宽绿色发展的内涵,在创新和服务上实现突破。
中国钢铁工业在能源循环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像河钢已经在行业内率先实施绿色矿山、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物流、绿色产业“六位一体”的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但把绿色发展仅仅落实为节能环保、循环利用还不够,绿色发展应有更深刻的内涵。排放的数量级改变绝对不是靠回收利用和生产流程减排就能够实现的,必须通过重大工艺改造才能实现。绿色钢铁除了生产流程、生产过程的绿色以外,更应该去关注工艺创造、能源使用本身的绿色,在工艺结构上特别是在能源结构上要实现突破。未来,在重大技术改造、能源介质、重大工艺革新上,要有“中国印记”。如探索氢能冶炼技术的解决方案,将带来一次重大的冶炼技术革命,引领传统钢铁冶炼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目前,河钢正在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积极推进氢能在钢铁领域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制氢,利用氢气还原矿石,彻底实现包括碳排放在内的零排放。仅仅钢铁生产过程本身的绿色化,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源头——制氢开始,实现绿色生产,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其次,要在智能制造上进一步实现新的突破。
中国钢铁工业最现实的问题是大型化的钢铁企业如何应对多元化的细分市场变化。随着智能制造的应用特别是5G技术的出现,钢铁行业原先实现不了的工业场景将变成现实。5G能实现单一生产线在不同时段生产不同的品种和规格的愿景,智能制造能让一条生产线实现多条生产线的功能。除了质量稳定、精度控制、效率提高以外,中国钢铁工业实施智能制造,更重要的是应对客户端的细分市场变化和满足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在智能制造上已走在世界前列,进一步实现新的突破,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将产生示范效应,对世界钢铁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制造起到促进作用。
目前,河钢已经在邯钢开始试点智能制造,目的不仅是效率和管理、品质的提升,而且是要能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工厂的批量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最后,中国钢铁工业更要实现由关注钢铁本身向关注材料的转变,进一步深化市场对接,通过材料向下游产业链传递企业的专有技术。
目前,很多高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来自上道工序提供的材料。未来,钢铁行业更大的市场和高质量发展的更广阔空间,在于从钢铁向材料的转变。当钢铁企业不再只是卖钢铁产品,而是通过材料输出企业的专有技术时,就实现了一种提升。目前,中国钢铁工业拥有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但是在没有深入市场、了解下道工序的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材料研发,势必在行业可持续发展、延续钢铁竞争力上造成缺失。因此,要学习优秀钢铁企业对材料的解读,建立材料研发和下道工序的对接机构。在做好钢铁产品本身的同时,我们要围绕下道工序乃至为下游行业提供钢铁材料解决方案,进一步挖掘企业技术和创新的潜力,提高系统的材料研发能力,在未来的钢铁新材料中传递出独有的专有技术,更好地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
在这方面,河钢也进行了积极实践。河钢将客户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建立客户管理委员会和两级客户中心;推进“传统销售团队”向“技术营销团队”转变,由“钢材供应商”向“材料服务商”转变,向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材料解决方案服务。为了更好响应客户需求,河钢还推行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管理扁平化变革,去行政化和中间层。最终,河钢的朋友圈越来越高端。
开放合作正在为钢铁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您作为新任世界钢协主席,将如何利用这一平台,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实现更好发展?
于勇: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凡的时代,经济形态和技术力量深远改变着世界。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每一个困难和波折中都孕育着主宰未来的因子,需要我们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为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新贡献。
近年来,河钢始终运用全球化思维审视自己并促进自我提升,以加入世界钢协这个相互开放、彼此合作的广阔平台为契机,从欧美发达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造就的百年优秀企业中汲取成长经验,为河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活力源泉。
世界钢协作为行业内的重要战略资源平台,河钢始终与其保持着密切交流和合作关系,借助这一平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建立起全球营销服务、全球钢铁材料制造、全球技术研发“三大平台”,强有力推动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从一家区域性传统钢铁企业发展壮大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集团,找到并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自信”。
想要实现超常规发展,迈向更高更强,就要与强者为伍、与能者同行。走向国际舞台,让我们拥有了与强者为伍的机会,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在打通迈入高端循环的战略通道的同时,为创新理念,为推进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最直接的学习借鉴平台。这也正是世界钢协的重要担当。
我将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推动世界钢铁产业的交流与合作,让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经验更好地共通共融,让全球钢铁企业实现更紧密的互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